香港《稳定币条例》已于81日生效,国际金融界将其与美国《天才法案》(GENIUS Act;《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相提并论,最重要原因是国际社会对香港背后之中国经济发展广阔前景的高度重视,对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所担当的角色抱有很高期待。李家超行政长官最近在施政报告谘询过程中,专门就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发布视频,希望吸纳不同意见,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创造更多新高峰。

笔者认为,香港是时候就金融发展编制白皮书,并在今年施政报告明确宣布和发表具体安排。本人主要看法和建议有4点。

其一,白皮书应确立香港金融发展的两大战略目标:一是香港由现在以美元为基础的金融中心,发展成为同时以人民币和美元为基础的“双基础”国际金融中心;二是超越伦敦,成为与纽约并驾齐驱的国际金融中心。

其二,以发展人民币稳定币和扩大发行人民币债券两大重点,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其三,白皮书需承接国家“十五五”规划及金融强国建设安排,对香港金融发展制定5年规划部署,并描绘10年愿景蓝图,以确保落实金融发展目标。

其四,行政长官应亲自主导编制落实白皮书,并作为向中央负责的重要内容。

香港金融中心现以美元为基础

面对美国发动的全球贸易战,不少人都问:美国何来底气挥舞关税大棒,打遍全世界?答案其实很简单:美国最重要的本钱就是美元霸权。美元是全球最主要储备货币和支付货币,于全球金融体系占据主导地位,全世界都需通过贸易换取美元;美国则可通过印钞来支付进口商品。特朗普政府正是利用这一特权优势,肆无忌惮对全球180多个贸易对象加征关税,由此进一步激发一些国家推动“去美元化”。

香港虽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但却不是以国家法定货币人民币为基础,而是以美元为基础。香港实行锚定美元的联汇制度,港元发行数量须有100%美元外汇储备支持,有人甚至认为港元差不多等于是美元的代币。本人认为,香港金融发展的重要目标,应是同时以人民币和美元为基础,超越伦敦,成为与纽约并驾齐驱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不仅是香港自身的现实需要,更是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迫切要求。

知名经济学家的预测 值得重视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萨克斯(Jeffrey Sachs)预测,“10年后我们将拥有一个非常不同的国际结算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民币及可能还有其他一些货币将扮演更重要角色”。他希望看到中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希望看到香港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以美元为基础的金融中心,而是以人民币为基础的金融中心;兼且不仅仅是离岸人民币,而是一个一体化的金融体系。他认为香港成为一个伟大的金融中心,能够在所有事务里发挥中介作用,这不能也不应该用美元来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用人民币来完成。

萨克斯被美国权威媒体称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学家”,是“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之父,曾任联合国时任秘书长安南的高级顾问,并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笔者认为,萨克斯对香港金融中心未来地位的期待和定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高度重视。同时,笔者对他的看法做点补充:香港金融中心未来发展目标是“双基础”,即同时以人民币和美元为基础。

在笔者看来,虽然人民币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地位和份量愈来愈重要,但在可见将来,美元作为西方的代表货币,于全球储备货币和支付货币中,仍担当重要角色。香港作为顶级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以人民币和美元为基础,可以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联通中西金融主要平台,在国家对外开放里发挥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且,国家有上海这个以人民币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中心,可与香港优势互补,共同贡献国家的金融强国建设。

抓好稳定币债券 超越伦敦

人民币要在香港金融市场具有与美元相当的地位和功能,关键是人民币加快实现国际化,成为与美元等量齐观的国际储备货币和支付货币。从香港方面来说,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当务之急,是做好两大重点工作:一是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二是扩大发行人民币债券。

香港实施稳定币条例,为锚定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提供合规“试验田”和发展基础,不仅有利人民币稳定币成为跨境支付和贸易结算的新工具,吸引更多国际贸易使用人民币计价,摆脱对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美元支付系统的依赖,而且能够吸引加密货币投资者与机构持有人民币资产,扩展离岸资金池,强化人民币的投资货币功能。香港应争取在国家央行指导和支持下,鼓励有国企背景的机构率先申领人民币稳定币牌照,尽快启动香港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业务。

比较而言,香港在股票市场、外汇交易和资产管理等领域表现突出,惟债券市场发展滞后,是金融体系一个短板。香港债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国际投资者参与度较低、企业债券发行量较低,多数本地企业更依赖银行贷款或股权融资,而非债券市场;尤其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仍不充分——截至去年4月,人民币债券仅占特区政府债券未偿还总额的8%

香港需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应该发挥离岸人民币中心的优势,增加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离岸市场资产规模,包括国债、政策性的金融债(如国家开发银行债券)、企业债(由企业发行的债券),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应通过提供高流动性、低政治风险的优质资产,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点。

今年3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显示:香港排名第三,得分760,比排名第二的伦敦只差两分,比排名第四的新加坡多10分,比排名第一的纽约少9分。现在情况是:香港在稳定币方面已走在伦敦前面,债券市场则比伦敦稍逊一筹。香港在国家支持下强化发展债券市场,不仅有利人民币国际化,而且会助力香港于短期内超越伦敦,成为全球第二大国际金融中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经济发展制订规划,是我国一种制度优势。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之路,就是以一连串发展规划为基石而铺就。在美国发动的贸易战里,中国奉陪到底的坚定态度,令全世界感受到其强大。西方有识之士也清楚看到,中国的国家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里的重要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t Engle说得非常精辟:“中国在为下一代制定五年规划之时,美国只在为下一届制定选举规划。”

由特首主导编制督导落实

以国家规划引领香港发展,体现了“一国”下的制度优势。香港虽然自“十一五”规划已经开始纳入国家五年规划,惟香港本身一直没有制定五年规划。笔者建议,特区政府以白皮书形式,为香港金融发展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承接国家“十五五”规划及金融强国建设安排,明确香港金融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要求,谋划香港金融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在此基础上,描绘香港金融发展的10年愿景,展望未来远景目标和战略布局,引导香港金融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金融是香港命脉,更是国家所重。金融发展白皮书应由行政长官亲自主导制定、督导落实,并作为行政长官向中央负责的重要内容。中央加强对香港金融发展规划的指导和支持,不仅能够防止由选举产生的各任行政长官“自行其是”,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而且可以运用国家之力,支持香港达至金融发展的战略目标。

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7%80%e9%bb%9e/article/20250807/s00012/1754500000025/%e5%a7%9a%e5%bf%97%e5%8b%9d-%e9%a6%99%e6%b8%af%e6%98%af%e6%99%82%e5%80%99%e7%b7%a8%e8%a3%bd%e9%87%91%e8%9e%8d%e7%99%bc%e5%b1%95%e7%99%bd%e7%9a%ae%e6%9b%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