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宣布,中方将于明年11月在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明年深圳之约,凸显新时代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多元区位经贸优势的新发展,聚焦亚太区域合作,是一场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亚太地区联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会议。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和深圳是兄弟城市,有任何可支持配合之处,特区政府都会全力以赴。本人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提案,建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香港举行,得到一百多位政协委员联署支持。现在,国家决定在深圳举行,我们也同样感到高兴。香港抓紧今次会议带来的港深合作机遇,在大湾区规划衔接、总部经济、投资贸易和旅游盛事等大显身手,进一步发挥双城合作效益。

  把握会议机遇服务国家需求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我国于2001年和2014年先后在上海和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明年的会议在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举办,香港社会热烈欢迎,高度期待。

  习主席强调,2026年,中国将第三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中方愿以此为契机,同各方携手构建亚太共同体,促进亚太地区增长和繁荣,着力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互联互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务实合作,为亚太发展注入更大活力和动力,更多造福亚太人民。这指明会议将是一次务实推动亚太自由贸易、促进创科更好协作的重要会议。

  香港作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是全球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国家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本人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提案,建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香港举行,提到面对单边主义风险挑战,国际社会需要通过亚太经合会议,维持全球化经贸正常合作,应该展示香港高水平对外开放独特功能,凸显香港在“双循环”中担当角色,推动多边经贸。香港需要进一步发挥内联外通优势,支持国家办好明年会议,在全球经贸规则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强化香港联系国际的区域角色。“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是“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任务,香港更要把握会议机遇,服务国家规划要求。

  习主席期待各方明年共赴深圳之约,并表示深圳毗邻香港,几十年间从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且和周边地区组成了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说是世界经济的一个增长极。深圳市的发展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重要窗口。这说明中央关爱支持香港,重视香港。

  习主席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这对于加强港深合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李家超表示,期待明年在深圳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各经济体会以更连接、更创新、更繁荣的姿态相聚。香港发挥优势,支持配合中央关于明年会议的部署安排,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港深双城故事,充分体现港深兄弟城市的国际风采,将能进一步凸显香港内联外通和深圳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

  香港和深圳都是大湾区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之一,是连接大湾区与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桥梁,在促进大湾区对外开放中将发挥更大作用。港深合作的每个阶段,都有合作基础和重心。深圳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组织的区域协作将促进大湾区理念不断强化,进一步探索更多规则机制对接,深化两地更高水平联通,彰显大湾区作为国家高水平开放的新模式,尤其香港对外经贸特别是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产生更大的市场对接效应。

  吸引更多企业地区总部落户

  香港和深圳都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对带动大湾区整体经济发展、促进“双循环”高效运作,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企业寻求合作机遇的重要平台。香港发展总部经济和高增值服务业,需要吸引更多企业的跨地区总部落户。香港透过明年举行的会议,将可促进更多企业在香港设立总部,将能拉动更多资金把握中国机遇,这需要由政策出台到规划合作,与深圳做好各项产业、投资、基建配套的体制机制对接,包括要积极推动北部都会区规划,与深圳在土地使用、科创分工、产业规划等领域协同合作,发展口岸经济带,与北都、河套等相辅相成,成为大湾区内推动总部经济的新支点。

  香港在知识产权保护、融资、营销、基础研究、文化艺术、中西荟萃、人文风景等都有独特优势,香港可与深圳互补协作。香港应当早作准备,发挥会展和旅游优势,有力承接投资和游览等不同活动,部署举办各种洽谈会、展览会、消费优惠和景点特色活动等,用好明年会议的盛事效应。

https://www.tkww.hk/epaper/view/newsDetail/198578132905217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