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宣布,中方將於明年11月在深圳市舉辦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明年深圳之約,凸顯新時代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多元區位經貿優勢的新發展,聚焦亞太區域合作,是一場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與亞太地區聯動,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會議。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和深圳是兄弟城市,有任何可支持配合之處,特區政府都會全力以赴。本人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提案,建議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在香港舉行,得到一百多位政協委員聯署支持。現在,國家決定在深圳舉行,我們也同樣感到高興。香港抓緊今次會議帶來的港深合作機遇,在大灣區規劃銜接、總部經濟、投資貿易和旅遊盛事等大顯身手,進一步發揮雙城合作效益。
把握會議機遇服務國家需求
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我國於2001年和2014年先後在上海和北京舉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明年的會議在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舉辦,香港社會熱烈歡迎,高度期待。
習主席強調,2026年,中國將第三次擔任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中方願以此為契機,同各方攜手構建亞太共同體,促進亞太地區增長和繁榮,着力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互聯互通、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務實合作,為亞太發展注入更大活力和動力,更多造福亞太人民。這指明會議將是一次務實推動亞太自由貿易、促進創科更好協作的重要會議。
香港作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是全球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也是國家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本人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提案,建議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在香港舉行,提到面對單邊主義風險挑戰,國際社會需要通過亞太經合會議,維持全球化經貿正常合作,應該展示香港高水平對外開放獨特功能,凸顯香港在「雙循環」中擔當角色,推動多邊經貿。香港需要進一步發揮內聯外通優勢,支持國家辦好明年會議,在全球經貿規則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強化香港聯繫國際的區域角色。「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是「十五五」規劃的重要任務,香港更要把握會議機遇,服務國家規劃要求。
習主席期待各方明年共赴深圳之約,並表示深圳毗鄰香港,幾十年間從落後的小漁村,發展成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而且和周邊地區組成了中國的粵港澳大灣區,可以說是世界經濟的一個增長極。深圳市的發展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世界發展史上的奇跡,也是中國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重要窗口。這說明中央關愛支持香港,重視香港。
習主席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發表的重要講話指出,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推動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這對於加強港深合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李家超表示,期待明年在深圳舉辦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各經濟體會以更連接、更創新、更繁榮的姿態相聚。香港發揮優勢,支持配合中央關於明年會議的部署安排,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港深雙城故事,充分體現港深兄弟城市的國際風采,將能進一步凸顯香港內聯外通和深圳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作用。
香港和深圳都是大灣區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核心引擎之一,是連接大灣區與亞太經合組織的重要橋樑,在促進大灣區對外開放中將發揮更大作用。港深合作的每個階段,都有合作基礎和重心。深圳舉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組織的區域協作將促進大灣區理念不斷強化,進一步探索更多規則機制對接,深化兩地更高水平聯通,彰顯大灣區作為國家高水平開放的新模式,尤其香港對外經貿特別是與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產生更大的市場對接效應。
吸引更多企業地區總部落戶
香港和深圳都是國家對外開放的前沿城市,對帶動大灣區整體經濟發展、促進「雙循環」高效運作,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是企業尋求合作機遇的重要平台。香港發展總部經濟和高增值服務業,需要吸引更多企業的跨地區總部落戶。香港透過明年舉行的會議,將可促進更多企業在香港設立總部,將能拉動更多資金把握中國機遇,這需要由政策出台到規劃合作,與深圳做好各項產業、投資、基建配套的體制機制對接,包括要積極推動北部都會區規劃,與深圳在土地使用、科創分工、產業規劃等領域協同合作,發展口岸經濟帶,與北都、河套等相輔相成,成為大灣區內推動總部經濟的新支點。
香港在知識產權保護、融資、營銷、基礎研究、文化藝術、中西薈萃、人文風景等都有獨特優勢,香港可與深圳互補協作。香港應當早作準備,發揮會展和旅遊優勢,有力承接投資和遊覽等不同活動,部署舉辦各種洽談會、展覽會、消費優惠和景點特色活動等,用好明年會議的盛事效應。
https://www.tkww.hk/epaper/view/newsDetail/198578132905217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