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次立法会选举启动以来,香港又出现了“中央干预选举”的争论。有权威人士建议笔者对此做些分析。本人的基本看法是:所谓“干预论”,是香港回归以后对方设置的一个舆论陷阱,我们常常深陷其中,疲于解释中央如何没有干预、为何没有干预等,显得被动无力。我们必须建立香港选举制度重塑后的选举论述,从根本上破除“干预论”的陷阱,理直气壮为中央关心、关注香港立法会选举正名。本人的主要分析有4点:

其一,“爱国者治港”是习近平主席治港方略的核心内涵之一。中央关心、关注、支持并确保今次立法会选举成功,是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的应有之义。这是中央的责任,也是中央对香港的工作要求。

其二,“中央干预选举论”背后隐含的政治理念,是过去泛民的“民主拒共”,其植根于港英撤退前设计的所谓“还政于民”选举体制。香港选举制度的系统重塑,是全面打破港英设置的西方式民主选举陷阱的颠覆性改革。香港需要加强对新选制的制度自信,重塑建基于新选制的选举文化论述。

其三,新选制是促进良政善治的选举制度。中央高度重视通过立法会选举,培养和集聚德才兼备的治港良才。这是新选制下第二次立法会选举的重要特点。

其四,中央关心投票率,希望香港市民选好立法会、共建美好家园,社会对此持正面态度。

“爱国者治港”是根本原则

2021127日,习近平主席听取香港时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述职报告后指出,香港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再次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那就是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

紧随其后,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于222日研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全面深入对习主席的讲话做权威解读:“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核心要义,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夏主任说,习主席的这一重要论述,是对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经验的高度提炼,是对一国两制实践规律的深刻揭示,为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保持香港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

夏主任还列举了“爱国者”的三大标准:一是爱国者必然真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二是爱国者必然尊重和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及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三是爱国者必然全力维护香港繁荣稳定。

夏主任对习主席重要讲话的权威解读告诉我们:“爱国者治港”是习主席治港方略的核心内涵,是一国两制实践的重中之重。这对于理解和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深入认识今次立法会选举的重要,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干预论”在新选举论述面前是伪命题

有人会问:为何回归多年,香港都未能有效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以致产生震惊海内外的黑色暴乱?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在笔者看来,一个关键原因是:我们陷进港英撤退前设计的选举陷阱。

英国人撤退之前,设计并实施了“以直接选举为架构核心、以‘民主拒共’为暗藏目的”之选举制度和理念。香港回归后的选举制度,虽由《基本法》规定,惟很大程度上沿用港英设计的选举制度,当时叫做“直通车”,政治学上称之为“路径依赖”。这实际上是跌入了英国埋下的选举陷阱:一些反中乱港分子,正是通过各类选举进入特区治理架构,大搞“民主拒共”、反中抗中。每当中央行使全面管治权时,他们都会抛出所谓“中央干预论”来对抗。香港回归之后出现的问题和动荡,包括违法占中、修例风波、黑色暴乱、立法会和区议会乱象等,根子就在这里。

显然,港英的选举陷阱,直接阻碍了“爱国者治港”原则的全面落实。因此,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最关键、最急迫的就是完善相关制度,确保香港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港者手中。正是在中央主导下,完成了香港选举制度的系统重塑,依法堵死了反中乱港分子及其代理人进入管治架构的大门,确保“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全面落实。

习主席明确指出,从回归那一天起,香港重新纳入了国家治理体系。中央对特区选举的关心、关注,乃权之所系、责之所在。所谓“中央干预特区选举”,不过是敌对势力反中抗中的故技重施;其本质和目的,就是挑战中央全面管治权、否定新选制。我们确立以新选制为基础的选举论述,就是要维护中央全面管治权、维护新选制。在新选制的选举论述面前,所谓“中央干预特区选举”,实际上就是个伪命题。也正因为如此,所谓“干预论”已沦为没落之论,根本没有什么能量像过去那样掀起什么风浪了。

选贤举能促进良政善治是重点

在西方的分析框架里,世界上只有两种国家治理体制:民主体制与专制体制——民主体制是好的,专制体制是坏的;西方是民主体制,中国是专制体制。中国的学者跳出西方民主与专制的论述框架,提出良政与劣政的分析框架,来讨论国家治理体制与能力问题。

当今中国的巨大成功与美国的混乱衰落,对比鲜明,让世人看到:中国的政治体制,可以实现国家治理的良政善治;美国以至许多西方国家的选举体制,却无法实现良政善治。所以,中国现在对外讲得最多的是如何实现良政善治,而不是与西方纠缠所谓民主与专制的争论。

夏主任在论述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时,不仅强调完善选举制度要多考虑如何促进良政善治,而且要求作为管治团队重要组成部分的立法会议员,要为香港良政善治更好发挥作用。如果说新选制后的第一次立法会选举,主要是解决“爱国者治港”的话,那么这次新选制后的第二次立法会选举,重点是要解决更好选贤举能、进一步提升立法会在良政善治方面的重要作用。正如代表港澳办发声的“港澳平”文章所说,热切期待选出具才干、致力服务市民的优秀人才进入立法会,推动香港实现良政善治,进一步筑牢香港良政善治根基。

因此,我们看到,今次参选立法会的参选人有3个显著特点:一是年富力强、年轻有为;二是社会资历和行业经历显示有成绩、有才干;三是坚定的爱国者,坚持原则、敢于担当、胸怀“国之大者”。笔者认为,这是中央的要求,选举委员会委员通过选举提名机制,为国家、为香港把关。

市民对中央期待持正面态度

香港舆论认为,中央很关心今次立法会选举的投票率,并希望超过上一届。笔者认为,这很正常,也很应该——中央鼓励香港市民积极参与选举,不仅是希望香港市民用选票选好立法会,而且在于推动每一个市民参与共同建设香港美好家园。事实上,香港市民对于中央的期待,也都持正面态度。

行文至此,笔者尝试总结选举制度重塑之后,选举文化与论述的4个要点:一是以“爱国者治港”为核心内涵;二是以维护中央全面管治权为前提条件;三是以选贤举能、实现良政善治为重要特点;四是以动员市民广泛参与为重要标志。笔者希望这个归纳能够抛砖引玉,引发社会讨论、集思广益,全面建立与新选制相适应的新选举文化和论述。

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7%80%e9%bb%9e/article/20251105/s00012/1762273606649/%e5%a7%9a%e5%bf%97%e5%8b%9d-%e5%a6%82%e4%bd%95%e7%9c%8b%e5%be%85%e4%b8%ad%e5%a4%ae%e9%97%9c%e5%bf%83%e9%a6%99%e6%b8%af%e7%ab%8b%e6%b3%95%e6%9c%83%e9%81%b8%e8%88%89-%e4%b9%9f%e8%ab%87%e9%a6%99%e6%b8%af%e9%9c%80%e5%bb%ba%e7%ab%8b%e9%81%b8%e8%88%89%e5%88%b6%e5%ba%a6%e9%87%8d%e5%a1%91%e5%be%8c%e7%9a%84%e9%81%b8%e8%88%89%e8%ab%96%e8%bf%b0